作者简介:刘川,1975年生,祖籍辽宁省阜新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得首届徐志摩诗歌奖、2004-2005年度人民文学奖、中国“天马”散文诗奖、第八届辽宁文学奖。已出版诗集《拯救火车》《大街上》《打狗棒》。诗集《大富贵图》《百家姓:刘川诗选》《葫头集》《读经堂闲墨》《个人史》即将出版。现居沈阳。
◇首席双星
刘川的诗(十七首)
□刘川
最慢的刀子
每只钟上、表上
都有长、中、短
3个刀子一样的指针
长的一天转1440圈
中的一天转24圈
短的一天转1圈
长的一天割人1440次
中的就少许多次了
短的一天仅割人一下
但它割得最狠
一批批的人都成了白骨
它也不停下来
心中有鬼
每次做坏事
我都强烈感到
自己不是自己了
而是一个死人
在诈尸
一个鬼魂在操纵
我这具肉体
它把控着我躯壳这部机器
突突突
开过人群
倒没有冒出什么烟气
而是遗落了
一地的臭名
让人们捏着鼻子
跑开
筛
我心里有面筛子
用力筛着
我心里的人
有大有小
有男有女
有高有矮
有胖有瘦
别担心
当谁不是人了
才会从我的心上
漏下去
一环二环三环
为了买房子
跑遍沈阳城
一环以内
价格吃人
二环以内
价格吓死人
三环以内倒可以接受
只是路远得累死人
横竖都是死
不止我
我还看见那么多人
也像我一样
纷纷被一个环二个环三个环
套住脖子
吊在半空中
动弹不得
挤公车
一见到孕妇
我便主动让座
因为我妈说过
她怀孕时
去县里检查
挤上大客
一百多号人
一个多小时
没一个让座
于是我便提前
半个多月
愤怒无比地
来到了人世
妈妈,不是的
我不是愤怒的
我提前而临,是想
以德报怨
让冰冷的公共汽车
有一些火花
足以温暖
所有像您一样的女人
医院
这个超级大市场里
在卖什么呢
人们一批批
从四面八方
坐飞机
坐火车
坐轮船
打的
骑自行车
骑摩托
乘公交
坐地铁
走路
摇轮椅
或爬着
来到这里
这里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人们又纷纷
从这里离开了
有的回家了
有的则是
到了天上
挤挤挤
有人出生
有人死亡
有人出生
有人死亡
有人出生
有人死亡
用力些
用力些
用力挤
助产护士对
孕妇说
再用力些
用大力气挤
终于
这个新生婴儿
又把一个老头
挤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人这个字,越来越不要脸了
你气愤地骂道
人这个字的形状
怎么说好呢
表现得也太无耻、太露骨了
把两条大腿
叉得太开了
我呵呵笑着回答
你怎么能
这样武断地
概括人类全体呢
那些没有双腿
或只有一条腿的
残障人士
就不这样啊
以后说话可不能再这样
笼统而论
以偏代全
以部分说全体了
太阳围着我转
太阳像一只熨斗
先在我的胸前推来推去
后来又在我的后背推来推去
一天下来
我就发出了焦糊的味道
说不清是衣服的
还是皮肤的
尤其盛夏的太阳
像一块通红的烙铁
烫得我冒烟
但我还是喜欢
喜欢让它上午烙我的脸
下午烙我的屁股
一个个上午,又一个个下午
莫不如此
仿佛一整天
它都是在
围着我转
铁板烧
铁打的世上
怀揣亲人
小心翼翼
独自行走
若到炎热如火的夏日
铁板更热
怀揣亲人
需万分小心
生怕自己
一个不留神
碰掉下一个
都会滋啦一声
将之烤焦
直•曲
某某
是个心直口快的人
是个梗直的人
是个正直的人
是个能够挺直腰杆的人
是个性子直的人
是个直来直去的人
是个行得直做得正的人
是个直截了当的人
是个憨直的人
最后当他的心电图
变成了一条直线的时候
人们都弯下腰来
我的仇家
我小时候
爸爸总打我
我暗暗发誓
长大了
也打一打他
但我刚刚长大
他就死了
我还一下也没
打到他
竟自责得
痛哭流涕
泪水湿了坟土
我一下一下
扇自己的脸
一声一声叫着
爸!爸!
你再起来打我吧
蚊香印象记
我妈买了
一盘又一盘蚊香来烧
熏蚊子
我爸不用买
因为我爸已经死了
从火化场出来
满满一大盒子骨灰
夏夜,我妈烧蚊香
我总是听见
轻微的声音
仿佛我爸
点着了自己
一截一截的骨灰
吧嗒、吧嗒
掉落下来
我心酸无比地问
他人都不在了
辛辛苦苦
忙着熏的
又是什么
我已早早选好了归宿
有人问我
快老了,可选好墓地
我答
我要把骨头
埋到天上
或者
那些
没有骨头软弱者的
身体里
乡下
乡下和我
关系不大
我却摆脱不了它
那里有我
一块坟地
不大不小
我蜷一蜷
婴儿一般
它襁褓一般
正好装下
黑白两道
我爸死了
我妈还活着
一个在阴
一个在阳
他们都能舍命护着我
所以我自信地面对敌人、仇家
因为黑白两道
我都好使
坟
接生我们的盆
扣了过来
名家评析:
“诗人刘川以其独特语言,颇具个性化的诗意表达,叫人常常心灵震动。他的诗直面现实,有一种反讽辛辣和匡扶正义的良知贯穿始终。”顺着诗人包容冰对刘川讽刺诗的中肯评价,进而深入他不断涌现的新作,会发现,渐进中年的刘川的精神轨迹出奇地悖理:一方面,辛辣更甚;另一方面,慈悲更深。当然这种胶着的心绪非但没让他焦灼不安,而是显得更平和。他曾当面对我说,要出九本诗集,之后绝此念想。可见“归一”之心呈现的诗歌理想显赫而有序。
从《拯救火车》的“文以济世理想”到《大街上》的“明明白白看世情”,以及《打狗棒》的怒不可遏,刘川以一种“接地气”的决然姿态完成了对自己身份的指认,以及精神回到日常的脉络追溯。在《大街上》的序言《自己有病自己找药》里,开篇他就写道:“近年常思己过:恨多为无益之事,是非丛里,迷却心窍,名利缸中,半世光阴,一瞬荒废。”我一直认为,当代汉诗的不被社会“抛弃”和“冷淡”,只有等到诗人的自我教育开始产生作用之时,才有救,方能显出诗歌应有的“英雄本色”。刘川的“自觉”,是一个参照。“在此说明:本人今生,文字作品不再‘积极’参加任何评奖,若各种因由迫使参与其中,所得奖金亦全部捐出。为甚如此,为了好玩。好好地玩,不被玩,不玩文字,不玩‘规则’和他人。”这自律,当可视作一个标高,几乎少有诗人不标榜自己很超脱、不善良,却很少能做到这样的清心寡欲,反而在面对名利时,极尽中伤造谣之能事,甚至不惜争得头破血流。可笑,更可悲。
——芦苇岸《以“不容”折射“有容”,圆满“自我的宗教”》
刘川的诗歌写作题材涉及非常广,关于生死、人性、时空、亲情、爱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诗人想要表达的东西有很多,想要传达的人生意蕴也很多。总体来说,我认为刘川的诗歌大致表现出了以下几种特征,即讽刺性、悲悯性及游戏性,这些特征无一不在展现其独特的诗歌性格。
其一是讽刺性。刘川是一个极度关注人物生存状态的诗人,他在创作中探究人性,并极力呈现生命的琐碎与痛楚,在他诙谐调侃的笔调背后隐含的是对社会民生的认知。他一直都用赤子之眼打量着这个世界,用没有被人情世故所污染的思维来发现,用一种令人深思的方式来表达他对一些不公不义现象的审视。刘川诗歌的讽刺性不在于露骨地揭示和批判,而在于含蓄地调侃影射。他习惯借助“偷梁换柱”的比喻方式,来达到借“此”讽“彼”的效果。其二是悲悯性。作为一个有担当的诗人,刘川没有沉浸在诗歌的风花雪月之中,他从诗歌的虚伪抒情中抬起头来审视世间百态。对权贵阶层恣意骄奢的生活方式,他辛辣讽刺;而对社会底层民众糟糕的生存状态,他又心存悲悯,因此,在其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社会底层人的同情和理解。他为他们在现实生活的不堪境遇而发悲声,也为他们在当代社会的不幸命运而生怜悯之心。其三是游戏性。刘川有一些诗歌用游戏化的叙述口吻,来对一些事件进行书写,透露出一种兴奋的、充满童真的心态。刘川游戏化的形式,看似天真,实则却是以童真引大义,以玩笑带真知,充满了一种诗意的智慧。
——张娟《讽刺、悲悯和游戏的诗歌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