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杯水》诗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60

宫白云诗歌讲台:本卷评诗

$
0
0



 

宫白云诗歌讲台:本卷

 

亲爱的,听我说

○西棣

  

  亲爱的,听我说

  未来,已发出了邀请

  在走之前

  

  让我们在枝头,再多待一会儿

  你看,浆果多么新鲜

  

  亲爱的,让我们用一根吸管

  对着太阳,吸

  

  直到它像我们共同的女儿

  一样服帖

  

  直到你在深夜里,坐起

  黑暗像儿童一样

  

  围在四周,因为恐惧

  夹紧双腿

  

  因为爱,你抱头痛哭

  因为不爱,你将平原上的蜂房捣毁

  

  亲爱的,听我说

  吻再也不能夺走。你的红唇

  你的贞洁,已在远方

  

  操弄河流的弯弓

  秋天来得太快了

  

  瓜,来不及成熟

  却为秋风所破

  

  花田一畦一畦

  转过脸去,啜泣

  

  朝黑里啜泣

  要多黑,才能醒来

  

  告别,这孤独的河水

  要多久,才能涨潮

  

  爱,不是因为自由

  而是不自由

  

  西棣发在新浪博客的诗,每一首我都有读过,有的甚至不下几遍。他的诗仿佛有种符咒的魔力,侵袭着你浑身的细胞与骨骼,有的甚至读的你毛孔都竖立起来,这是很难得的感觉,可遇不可求。他特殊的语调、特殊的气息、特殊的句法,特殊的独立精神与心灵轨迹,特殊的批判与见证,特殊的神性语境与修辞建筑,形成他完全特殊的个人化标识。

  他的这首《亲爱的,听我说》语言与情感的和鸣已臻化境,用亲爱的这样的呼唤,让倾听;本身就有一种灵魂与万物和鸣的魔力,它温柔的力量在诗的起首就紧紧地把你裹住,接着便以一种神谕方式:未来,已发出了邀请//在走之前/让我们在枝头,再多待一会儿/你看,浆果多么新鲜,含蓄地传达出生死相依、植入骨髓的深度情感,世上还有什么比让我们用一根吸管/对着太阳,吸更灼热的爱?如此的语境有着不可言说的魔力;而接下来直到两个字的使用既贯通又坚决,让情感激流直下,造成势不可挡的张力,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西棣式语言的微妙魅力,更让爱的深刻内涵真实地裸呈在我们面前。人类的情感存在于真实的现实之中,而现实又不乏种种的相悖、压力与困扰,而西棣仿佛易如反掌地就吸收了这些日常经验或事件,把它们隐迹于字里行间,如瓜,来不及成熟/却为秋风所破朝黑里啜泣/要多黑,才能醒来,把一种命运的无助、无奈很隐晦地传达了出来。在现实的种种樊笼中,他为自己创造了一种孤独:爱,不是因为自由/而是不自由,他用满满的深情厚意建起一座高塔,让自由的灵魂保持一种维度把爱囚禁。让爱无处可逃,生死契阔。

  

  乌鸦

  ○蓝喉

  

  乌鸦,住在屋脊上的悲观主义者,和落日为邻。

  薄粥养活他,星辰养活他,

  把挨饿当作修行,受难,赎罪。

  他是保守党,反对派。

  酒鬼,疯子,二流子,做法事的假道士。

  乡村巫师,更夫,祝枝山。

  他分饰多角,自吹自擂一出蹩脚的淮扬戏。

  屋脊作为旧时代的折痕而黝黑。这是他无畏的旧戏台,

  也是生锈的旧戒尺——

  把柳条拂动的物都叫做

  朝着木塔的一面都叫做

  他唤作的,不外乎天井,草垛,翠竹,风水林。

  他小小的身体敢与整个夜色抗衡。

  毕其一生跨不出漆黑,没日没夜地与自己较量。

  吸收涌来的黑色,

  拼命朝身体里塞,直到从眼眶溢出。

  我难以剖开它,如同难以劈开黑夜。

  我猜想胃中的薄粥是黑色的,

  喂饱过他的烂掉的景物是黑色的。

  在耸起的屋脊上,他眺望逝去的队伍,幻想着队伍突然折返。

  他看见村庄消逝的部分,被省略的部分。

  却无视增加的部分。

  他看见油菜花泛滥补丁越来越大,

  看见桃树放浪形骸的中年,鳏寡的老年。

  看见远方的挖掘机。

  看见瓦刀猛击砖头。

  他跪在屋脊上,独自扛着一场噩耗的大雪。

  他常常跪向屋脊下匍匐的树:

  银杏,枇杷,梨树,枣树,柿子树。

  一小块夜幕当作声带,

  嗓子里总倒栽着一排水杉。

  喜报念起来像悼词。上学路上的少先队员们朝他吐唾沫——

  呸,乌鸦嘴。

  凌晨,他粗声粗气的短叫滚下屋檐,

  村庄倏地浮起三尺。

  灶膛里噼啪的柴火,祖母的轻咳,木座钟的嘀嘀嗒嗒,

  这些声音在窗台越调越稠。

  它们是村庄的咒语,

  每天使涣散的柳树更涣散,

  把绷紧的事物又拧紧一圈。

  七点,他开始吹口哨,仿佛要修缮一个旧时代。

  挑水的田二,小心地把井水汲上枝头。

  瓦匠姚大在三寸柳条上扫出一块平地。

  十二点,卷起绿荫午睡,接连拧开村庄所有的声音。

  下午,乌鸦变成乡村巫师,佝着腰的小脚奶奶。

  她擅用桑树影占卜,预言明天田埂上猛嗅鼻子归来的黄花狗,

  三只,还是两只。

  她指着枯荷说是呆立的披发女鬼。

  她反复唠叨,油灯下忌剪指甲,

  别偷窥野庄废弃的老房子,不许惊扰四个无头的人打麻将。

  她对着大半碗温水念念有词,然后令鱼刺卡了喉咙的顽童一口喝下。

  或者,画符,烧灰,冲水喝,治偏头疼。

  拿尚有余温,拨柴禾的烧火棒,医腰扭伤。

  她捏几把就让老母鸡折断的伤腿伸直。

  有时候还用毛边纸蒙住空碗,盛上清冽的井水,

  趁着余晖,数一数满脸恍惚的寡妇有几条魂魄。

  半夜。脱下漆黑的羽毛,

  他就是那喝薄粥口无遮拦的坏孩子,只上过两年学,

  那袒胸酣睡树下被婶娘们骂杀头的光棍醉汉,

  那邻村把坩埚煮得怨气沸腾的补锅匠,

  那敌视拖拉机、铁犁、化肥的老生产队长。

  夜色里埋得最深的人,黎明的河水一照,又变回原来的样子。

  凌晨我反复地撕破夜色,

  踉跄而出却还是绷得紧紧的自己。

  我也曾反复地写他,

  假想有一天他冲到案头,与我推敲烂掉和省略的迥然不同。

  

  蓝喉是我极为欣赏的诗人之一,他极为吝啬自己的才华,诗歌写的极少,却首首令人难以忘记。他的这首《乌鸦》我读了多遍,似乎每一遍都有新的发现与挖掘,其中的人世万象,古老的哲学与神学的变异,人文、人性、邪恶、原欲等不是高蹈地呈现,而是以日常的视角,从现实出发,把抽象的思维化成形象进入我们的视野。体现了蓝喉作为一位古典与现代诗学兼备的才智型诗人超凡的才能,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抄古方郎中对患有顽疾的当下所做的深入思考和隐隐焦虑。乌鸦本身是一种本真状态,当它无辜性的被当作种种意味加以引申时,实际上是人类在为自己的种种行为加以辩护,蓝喉正是敏锐地抓住这一焦点给于当下以必要的提醒。因此,他笔下的乌鸦既是保守党,反对派。/酒鬼,疯子,二流子,做法事的假道士。/乡村巫师,更夫,祝枝山。;又是悲观主义者自己,放浪形骸的中年鳏寡的老年;甚至是祖母挑水的田二瓦匠姚大口无遮拦的坏孩子光棍醉汉老生产队长;是社会的形形色色;是人生的百态;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接二连三的诱因;是个体的抗拒整体的,这才是一个不自欺欺人的诗人所真正面临的现状与现场。医者仁心,故医者必也满含治天下的胸怀,所以尽管在黑中浸淫,毕其一生跨不出漆黑,没日没夜地与自己较量。把挨饿当作修行,受难,赎罪小小的身体敢与整个夜色抗衡假想有一天他冲到案头,与我推敲烂掉和省略的迥然不同,这样的设想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医者本心。

  愈是深入复杂的东西,蓝喉在表达上就愈是平易深厚,蓝喉以小小的乌鸦来喻指大千世界,让一点覆盖整个森林,不得不说是艺高胆大。他知道只有重返社会的属性,才能重获和谐的恩典。

 

  西藏笔记十六:天葬赋

  ○百川

  

  这些漫空飞来,赋形为苍鹰的空行母你要赞美

  为了让你不再执著于身体,她们组成会飞的行刑队

  

  身手矫健的天葬师用刀子在你的山水间掘出转经声

  竭尽全力地一脱,你终于脱出一个自由的形骸

  

  现在你看到羊卓雍措还是山下那片湛蓝的湖水

  狐狸在山坡遇见羊群,你感觉似乎狐狸多一些神性

  

  诗人百川的诗是我必读的,读百川的诗你会惊讶于原来大地上还有这么多美和神秘的事物,你在阅读的同时获得了一种精神与视觉的双重享受。他仿佛掌握了一种神秘与美的招魂术,所有神秘与美的词语都受他的颐指,他支配着它们,开拓着一个又一个全新的空间。他的诗无论形态上怎样变异,都抛不开神秘与美的主题。生命的形式归于美,生命的内涵属于美。他是真正与神为邻的人,当他无限地接近于美与神秘也就无限地接近着神性。他的这首《天葬赋》就是致力于这种神性的揭示。起首的一句:这些漫空飞来,赋形为苍鹰的空行母你要赞美;一句你要赞美仿佛一个神启,让你立刻置身于苍茫玄远的灵境中。这些身手矫健的天葬师,它们是使者,是精灵,通过它们,死者开始脱胎换骨,不再执著于身体。当山水间响起转经声,湛蓝的圣湖——羊卓雍措、狐狸、羊群,仿佛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了神性。诗人以其神奇的语言建起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天空坟场,然而它却令人感到生命的无穷,神性的无限。一句你终于脱出一个自由的形骸道出了所有生命轮回的奥秘。

  一首诗最紧要处莫过于可以从中提纯出领悟,百川这首诗给我的启示是:当生命归于生命,天葬理应成为一种福祉。

  

  在秋天——

  ○路亚

  

  给我一截寂静,一截虚空

  别靠近我

  

  让我倾空,身轻如燕

  让我在身体之外,远远地想你

  

  我是秋风中水洗多次的麻

  是即将重见天日的煤

  是别人眼里的柔软无骨,心灰意冷

  

  让我在升起的寒意里保持沉默

  让我接受草木牺牲的事实

  让我相信,它们会从死里挺起身子

  

    我对路亚始终怀有敬意,还有她的诗。且不说她的低调与高格,单就读她的诗足以让我沉入。近期读到她的这首《在秋天——》,让我感受到一颗彻骨之心的炎热与寒凉。一句别靠近我道出了多少生命的冷寂与不可言说。让我倾空让我在身体之外,远远地想你,如此的修辞立诚,如果不是爱之深切,爱之痛彻,爱之深重,那又是什么?倾空肉体,只让灵魂保持爱恋,这是爱的奇境,也是生命的奇境。我时常在想,那些刻骨铭心、感人肺腑的情感与生命时刻可否用诗歌的语言来传递?而路亚的这首《在秋天——》给了我肯定的答案,诗歌完全可以承担起对心灵的救赎。从这些个体的经验来看,诗歌的拯救力量似乎是一部分诗人孜孜不倦地创造诗歌的根本动力,起码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回到这首诗歌,从这首诗的整体意境来看,我觉得路亚是深谙诗的设境之道的,她仿佛信手拈来似的,随物赋形,以意象的磁铁撞击心的磁场,让它们相互感应:我是秋风中水洗多次的麻/是即将重见天日的煤/是别人眼里的柔软无骨,心灰意冷,特别巧妙地把深厚的情感从深层中解放出来,让自己的叹息和感伤微妙地从别人眼里出现。读着,有一种特有的感觉。

  我总觉得一个拥有深情厚意的人,必然是向死而生的人。而路亚无疑是深具这样情感质素的人。记得荷尔德林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概意思是:人被赋予语言,那最危险的财富……人借语言见证其本质。而路亚这首诗的语言正是那最危险的财富……”,我们借着她的语言见证着她生命之爱的本质。当她说:让我在升起的寒意里保持沉默/让我接受草木牺牲的事实/让我相信,它们会从死里挺起身子时,我仿佛看到有震悚的花朵在绽开;在这里,路亚连续用三个一下子把的境界提升到一种不可思议的的境界,她让我们看到的是无处不在的向死而生它们会从死里挺起身子,多么令人震悚的语言,其实个体来看都是很普通的词,但经过诗人奇妙的组合后,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让向死而生的境界到达极致,这是这首诗最为奇妙与独特之处。

 

  黑暗中的事物

  ○王霆章

  

  即使在最黑暗的夜里

  我们也会抬起头仰望星空

  

  另一片星空,收敛于石头内部

  点亮了,石头便通体亮了

  

  我知道你时常举起手掌迎接风

  迎接风中隐匿的讯息

  

  我绝不向他们出卖自己的声音

  保持沉默,背转过身去

  

  愈是黑暗的地方

  愈是需要戴着面具

  

  彼此看不到内心

  大家都安全

  

  这是古老的丛林法则,然而

  总有少数植物在溪水中悄然生长

  

  总有少数植物在溪水中野蛮地生长

  总有少数植物在溪水中引领着溪水的方向

     

   霆章诗人的诗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他的诗都极其的意味深长,对诗境及意象涵义的提炼于不动声色之中,其诗性魅力表现在诗人联想空间完全不受限于固有的思维和传统的桎梏,高超的不知不觉的过渡技巧让他的诗歌恰如天成。他的这首《黑暗中的事物》最能体现这些质素。这首诗我读过多遍,感觉它是一首流淌着睿识与卓见的诗,它的内在的生命就潜藏在那一字一句中,它不仅是对自身的一种提醒与鞭策,同时也是黑暗中的一种洁身自好。它是在千方百计地在与黑暗中的事物背离——理解了这一点就会理解了他的三个总有总有少数植物在溪水中悄然生长/总有少数植物在溪水中野蛮地生长/总有少数植物在溪水中引领着溪水的方向

  霆章诗人是一位成功的商界人士,对商界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自然与社会属性都了然在胸。愈是黑暗的地方/愈是需要戴着面具彼此看不到内心/大家都安全,在古老的丛林法则面前,霆章诗人却愿意做那少数植物,这是最难能可贵之处。在当下的现实大环境中,特别是商界要想在丛林法则之外保持自己的独立,是多么的艰难。但诗人对自己始终有内在的信任,因此,他才会一开始便把自己置身于希望之中:即使在最黑暗的夜里/我们也会抬起头仰望星空。在希望中,他将人生中诸多的迫不得已演绎为生命之美——“另一片星空,收敛于石头内部/点亮了,石头便通体亮了,这是被生命之手触摸过的另一番景致,是真正的生命之光。在黑暗中,诗人坚守着自己的光亮,举起手掌迎接风/迎接风中隐匿的讯息绝不向他们出卖自己的声音/保持沉默,背转过身去。这是霆章诗人在向我们裸裎他的内心。所有的黑暗都挡不住溪水的生长,一旦将光亮纳入心中,明澈将是唯一的方向。

 

果实

○鲜然

  

  1

  夏之后,开始亮丽枝上

  一粒、两粒,三粒……粒粒饱满

  那么多沉甸甸的阳光

  

  你说,不辜负好时光,就有诱人之色

  就能喊出自己的声音

  

  2

  写在枝上的诗,风吟诵,雨吟诵

  霜雪也要凑个热闹,印上自己的笔迹

  真实显现虚构的面孔

  

  你说,果实露面,可能是香甜的收获

  也有可能是酸涩的错会

  

  3

  人世此消彼长

  需要怎样的坚持,才可走到终点

  做个纯粹的人多难得

  

  你说,请学习它们的品质

  成熟伏得很低,有深藏不露的锋芒

   

  这首诗以果实的成熟来参悟人生,内省是这首诗的特质。全诗共为三节,每一节都是以意象引出结语,其嫁接的巧妙、诗境的营造都很独到。以象征为题材的诗,关键要看是否写到了位,看是否深入到事物的内核之中去,看是否能触动人心,而这首诗似乎轻易地就做到了这些。诗人把果实的内涵纳入到自己的思维中,让它承载心力的领悟,令人几多的回味。如果在诗语言的新意上稍胜一筹会更出色。

 

 

 

——《杯水》诗刊2013年冬季号(总第16期)作品(版权所有)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6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