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珂评诗:评柳苏诗歌《想回从前走一遭》
(本文系《特区文学》2014年第2期“读诗”栏目评荐稿)
评荐作品:柳苏《想回从前走一遭》
评 荐 人:王征珂
评 论:《即使身陷泥沼,也要发出阿波罗神爽朗的笑声》
《想回从前走一遭》
作者:柳苏
自从走开,再没有回去
寄出多少思念,都石沉大海
从前是不是原来的样子,充满苦涩和情趣
任凭翻拣,找不出一星半点的雕饰
春天,村头被一遍遍采摘的老榆树,仍没披绿?
上学路过的林子里,一窝窝幼雀儿依然羽毛未丰?
傍晚,母亲们还那般扯着嗓门喊叫娃们的乳名?
一群淘气鬼,会不会忘了回家,在场头的麦垛里做着甜梦?
从前的天真蓝,从前的水也纯
阳光拥拥挤挤,一次到位,注满心灵
日子的面容清癯已久,所持的踏实微笑应对
磕磕绊绊,总有底气壮胆撑腰
越过岁月春秋,一口气走了很久很久
但我时刻记着从什么地方起步
记忆深处的小苗今天即使遮天蔽日
根系之外,叶子落了也将返回泥土
如果说,我是一个合格的人
或者说,我拥有一些成功
追本溯源,与从前的关系千丝万缕
所以,想回从前走一遭的情思常常心急火燎
即使身陷泥沼,也要发出阿波罗神爽朗的笑声(评论)
评荐人: 王征珂(诗人,评论家)
内蒙古诗人柳苏的诗歌,语言质朴无华,不事娇揉做作;情感温厚持重,不加无病呻吟。回望忽忽的时光,怀有豁达的心境;思考无常的命运,保有清醒的自我;审视纷繁杂乱的现实,乱花不曾迷乱诗人的眼眸;打量错综复杂的人生,“恶象”没有吓阻诗人的歌喉;构筑本真的心灵世界,诗意世界的默默坚守,经年累月;这种对美好事物的不弃不舍,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当今时代,显得弥足珍贵。
“如果把对世界的特别虔诚,说成是感伤主义,那么也可给它的对立面下同样的结论。无论什么原因,心灵的变坏,使得意识变得不纯朴自然。”印度诗人泰戈尔在《现代诗歌》一文中强调的,是淳朴的人心和纯洁的力量。诗人是感情丰富的生物,性情真诚、心地善良的诗人,经由诗歌的梦幻通道,“想回从前走一遭”,充满苦涩和情趣的从前,欢愉和怅惘交织的从前,令诗人牵肠挂肚,浮想联翩。
走在梦幻通道上的诗人,牵挂着春天村头的老榆树,是否穿上新绿的外装?念叨着树林中唧喳复唧喳的幼雀,可曾长好丰满的羽毛?惦记着调皮捣蛋的孩童们,麦草垛中潜藏着香甜的美梦;怀想着呼儿唤女的母亲们,大嗓门里烧燃着母爱的火苗……在此,诗人通过“移情改造”和“感情投射”手法,使得从前的诸多平凡人、普通物、寻常景、家常事,自然而然的,披上了诗意融融的色彩,迎接着博爱辉光的照映。
“从前的天真蓝,从前的水也纯/阳光拥拥挤挤,一次到位,注满心灵”,如果说,“怀旧”和“喜旧”乃是诗人的心性使然、写作的一大嗜好,那么,对坎坷人生,抱以微笑;对磨难岁月,持以从容;对利害得失,宠辱不惊,则流露出诗人弥足宝贵的理性精神:自知和自爱、自尊和自信。“磕磕绊绊,总有底气壮胆撑腰”,是的,即使我们遇到拦路的石头,身陷污恶的泥沼,我们也要发出阿波罗神那样爽朗的笑声。

